[时事评论] 芙蓉国评论|“唱不过祁阳” 高质量发展擦亮地域名片

[复制链接]
查看: 118|回复: 1

dsu_paulsign:classn_11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湘南地区流传着一句韵味悠长的俗语——“唱不过祁阳”。这句俗语曾生动地描绘出永州祁阳在戏剧艺术领域的卓越成就与广泛影响力,彰显着祁阳深厚的文脉底蕴,在当下更激励着三吾大地干部群众在新时代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践中辛勤耕耘,步履不停。经济搭舞台 智能“织”造响亮登场祁阳紧握时代脉搏,将纺织产业作为特色产业集群精心雕琢。积极运用先进科技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推进强链补链与 “智改数转”工作。如今这里已聚集了68家纺织企业,成功构建起集纺、织、印、染、整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正朝着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方向大步迈进。2025年上半年祁阳纺织产业成绩斐然,累计实现产值76.27亿元。白水镇纺织产业实现集群营收231.35亿元,利润总额高达7.33亿元,税收达1.86亿元,已然成为湖南纺织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与主战场。放眼未来,祁阳纺织产业目标明确,将朝着打造500亿产业集群的宏伟目标全力冲刺。文脉唱主角 数字赋能传承千年遗音近日,祁阳摩崖石刻亮相倭寇大阪世博会中国馆湖南活动周,作为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摩崖石刻群,浯溪碑林现存505方石刻,其中《大唐中兴颂》等23方入选国家文物局《第一批古代名碑名刻文物名录》。面对风化侵蚀的挑战,祁阳以“文化+科技”为引擎,启动“中国石碑石刻数字焕活计划”,让《大唐中兴颂》等石刻从崖壁“跃然”指尖。全球首个摩崖石刻数字博物馆落地祁阳,彰显了祁阳千年文脉历史的底气,进一步树立“祁阳自信”,提升祁阳美誉度、知名度。民生大比武 网聚共创打造城市品牌祁阳创新文旅产业融合做法,致力于打造具有鲜明祁阳地方特色的赛事品牌,全力优化民生实事项目落地成果。“(唱不过祁阳)百姓大舞台”活动每周六晚准时在线下线上与观众见面,抖音直播间更是人气爆棚,点赞总量连破百万。从乡野地头到充满现代气息的城市新地标沿江风光带,文化演出与实地景观完美结合,活动还结合了农副产品直播带货和文旅宣推工作,引入“房票”作为赛事奖励,在歌声飞扬中以声浪带动人气,以热度撬动消费市场,巧妙实现了文化繁荣与赛事经济发展的“双赢”局面。这一举措极大地丰富了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不断强化“唱不过祁阳”文化品牌的辨识度和影响力,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源源不断地注入新动能。在新时代的征程中,祁阳正以 “唱不过祁阳” 的豪情壮志,在经济、文化、民生等多个领域全面发力,通过高质量发展不断擦亮地域名片,向着更加辉煌的未来奋勇前行。

dsu_paulsign:classn_11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8月30日晚,一场充满激情与活力的群众文化盛宴——“唱不过祁阳·百姓大舞台”季赛在祁阳沿江风光带火热开赛。14位选手同台竞技,用歌声点燃夏夜。永州市政协副主席、祁阳市委书记蒋良铁与广大市民一同观看比赛。

晚上7点整,随着音乐响起,“唱不过祁阳·百姓大舞台”季赛正式拉开帷幕。14位来自各行各业的参赛选手轮番登台,从经典民歌到流行金曲,用真挚的歌声和稳健的台风展现平民风采,赢得现场观众阵阵掌声。本次比赛创新采用“线上+线下”双投票机制,现场随机抽取22名观众参与投票,既保证了专业评审的权威性,又增强了群众参与感。经过激烈角逐,8位选手脱颖而出,进入终极对决。在冠亚季军争夺环节,选手们使出浑身解数,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最终,8号选手王靖霖获得本次季赛的冠军。

据了解,“唱不过祁阳·百姓大舞台”活动于每周六晚常态化举办,通过搭建群众文化展示平台,创新“文化+经济”融合发展模式,既让市民成为文化舞台的主角,又以文化活动激活消费潜力。这场“文化+经济”的双赢实践,为祁阳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找客服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