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49年11月底重庆解放前夕,国民党特务在溃逃前夕策划了震惊中外的大屠杀,囚禁于此的包括江姐在内的两百多位员和革命志士被杀害,牺牲在黎明之前。其中有两位烈士是永州籍中国员,他们的名字分别叫“陈诗伯”和“廖康国”。
陈诗伯,1921年出生于永州市祁阳县白水镇。其父在本镇横街开办邮政所,以此来维持全家的生活,家境贫寒,诗伯也因此从小就接触南来北往的邮差,受其影响,思想活跃。1939年,肄业于衡山师范,由陆民华、赵琦介绍加入了中国。1940年,奉命去广东某部文工团工作。因身份暴露,又返回衡山师范。1941年,陈诗伯去桂林寻找党组织,由于桂林八路军办事处已撤销,他就留住桂林,以其在百龙镇小学和湘桂路子弟学校教书所得的微薄收入,资助党组织筹开书店(作为党的联络点)。后来,这事引起了特务的怀疑,党组织只好通知他赶快离开桂林。离开桂林后,经党员刘国安介绍,到冷水滩芦溪寺小学教书,并在学校秘密建立了联络点,他的活动又引起反动派的追查,于是回到了祁阳。1944年暑假,他考入重庆乡建学院农学系,与红岩八路军办事处党员胡春荃取得了联系,一面学习,一面积极宣传中国的抗日主张。1947年1月,重庆各校学生为抗议美国兵强奸北大女学生的暴行,举行了万人大游行。陈诗伯公开揭露蒋美罪行,成为反蒋反美运动中的先锋,特务密报,列入了重庆警备司令部内定的黑名单。同年6月1日重庆警备司令部进行大搜捕,陈诗伯被捕。他在市中区罗家湾“嗽庐”受审时,始终没有暴露员身份。7月,他被转押民生路石灰寺稽查处,年底又转入了“人间魔窟”渣宰洞监狱。在狱中,他坚贞不屈,积极参加反迫害的斗争。1949年11月27日晚,人民解放军的隆隆炮声逼近重庆,美蒋反动派对囚禁在渣滓洞的革命仁人志士施行惨无人道的集体大屠杀,陈诗伯为了中国的事业而献身,时年28岁。
廖康国,又名廖行鹤、廖鸣皋、罗光烈、廖模烈,1900年农历八月初八出生在永州市祁阳县栗塘湾夭塘村,父亲种田兼做木工,母罗氏,是一善良农妇。廖康国少时聪明活泼,很受本村乡邻器重,但十岁时才上学读书。1913年考入祁阳县立高等小学堂。1925年毕业后因无钱再度升学而进入县立乙种师范学校学习。结业后即到县立高等小学堂从事教育工作。其在任教期间,与革命同志频繁交往,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并逐渐接受共产主义观点。1928年1月,他在县立高等小学加入中国。同年10月,祁阳县农民协会成立他被选为县农协委员。1927年5月5日即马克思诞辰日,经上级党组织批准,他与驻县的省农运特派员王一分(王首道)公开员身份,接见各界民众代表,深受民众爱戴和拥护。马日事变后,祁阳党组织及工农革命团体遭到了破坏,祁阳许多革命志士被害,廖康国幸免遇难,潜身长沙。1928年,他改名前往南京绣花巷,考入国民党警官学校,因秘密从事革命活动被发觉而被捕入狱。在狱中,他守口如瓶,未泄半句机密,敌人未掌握他的情况,他获释出狱。为隐瞒身份,他又到国民党八十五师当兵,1935年随部队进入四川万县,不久脱离部队。在万县城内,廖康国以教书为公开职业,继续寻找党组织。1936年与进步女教师何廷贞结婚。由于特务监视,乃偕妻到县城一百五十里以外的培文大兴小学教书,仍继续从事革命活动。1938年春,他终于找到了党组织,第二次办了入党手续。1943年,因从事反对内战、主张一致抗日的革命活动而被国民党特务逮捕,但在民众公愤的压力下,当局不久就释放了他。他出狱后,仍以教书为掩护,从事抗日救亡活动。1946年至1947年,廖康国改名廖模烈,在万大佛寺小学教书,继续秘密发展党组织,从事革命活动。1948年秋被叛徒姜振华告密被捕,旋解重庆渣滓洞“中美合作所”。廖康国在狱中受尽酷刑,宁死不屈。1949年11月27日,重庆即将解放,不幸被特务杀害于重庆渣滓洞。年仅49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