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章里的祁阳记忆(十五)话说粮事

[复制链接]
查看: 285|回复: 0

dsu_paulsign:classn_11

发表于 2023-12-15 09:29: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话说粮事
民以食为天,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祁阳也有一句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呷饿得慌。”今天我就晒晒自己收藏的祁阳本地有关粮食的徽章。让这一组徽章,穿越时代的空间,告诉我们那曾经的往事。
第一枚是“财政部祁阳县田赋管理处”证章。这枚章颁发于民国三十一年,章铜质蓝底,设计简单,章的正面中有“财政部祁阳县田赋管理处”字样,光背,品相较差,斑驳的章面犹如那流逝的岁月。 

财政部祁阳田赋管理处.png

1941年5月,第9战区粮食管理处、购粮委员会改组成立湖南省粮食管理局,各县市同时成立粮管科(同年9月改称湖南省粮 政局,各县市粮管科改为粮政科)。 同年7月湖南省田赋管理处成立,各县市也相应成立田赋管理处。 祁阳县田赋管理处也是那时成立的,与徽章使用时间是相吻合的。祁阳县田赋管理处其主要职能是:掌管粮食、田赋、土地等行政与业务事宜。如田赋人员训练、任免、考核、奖惩;田赋征收整理;赋制改革;官产管理;积谷派募、粮食调剂管制;土地陈报;地价税、契税稽征;复勘灾欠及赋税减免等事项。
第二枚章是“祁阳县田粮处整理土陈证章”。这是一枚银质徽章,也是我目前收藏的唯一一枚祁阳本地银质证章。白底蓝字,银色璨然。
微信图片_20231213081113_副本.png

这章上面提到的“土陈”即土地陈报。土地陈报是国民政府在抗战前及抗战中实行的一项重要的农村政策.尤其在实行田赋征实以后,土 地陈报成为田赋征实的依据,受到国民政府极大的重视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还在各省开展了土地陈报工作。中央颁布的《修正整理田赋先行举办土地陈报办法大纲草案说明书》对此进行了解释:“此项土地陈报,按原提案意旨为清理田赋,查挤隐匿,藉以平均负担,减少附税。近来田赋之弊,在隐匿渐多,征数日减;而百政责举,支出日增,地方政府不得不增加附税供其支应。于是谨愿之户负担日重,狡黠之徒,益增侥幸。原案整理田赋,先行举办土地陈报,可谓洞烛民隐。”可见,举行土地陈报的目的,也是在于获取土地信息
根据国民政府行政院《办理土地陈报纲要》的要求,湖南省开展土地陈报工作,各县则相应地成立土地陈报办事处,县以下还分别设有区陈报处和联保陈报处。土地陈报工作包含七项程序,分别是:(1)编造粮户清册,测绘联保区域地段各图;(2)保甲长陈报;(3)业户陈报;(4)审核复查或抽丈;(5)公告;(6)发给土地管业执照;(7)改订科则,编造征册。
省政府专门强调,阻挠土地陈报者,依法治罪;工作人员如藉端收费,则与舞弊者一样从重法办;而对于办事出力及着有成绩的人员,则分别优予奖励。
然而,由于积习相沿,有些乡民对于政府的新政举措并不相信,加之保甲长智识能力太差,因此,土地陈报工作无法得到民间的积极回应。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央于1941年接管了土地陈报工作,并以此作为推行“田赋征实”、“粮食征购”和“粮食征借”等政策的依据。在这一过程中,广大农民为抗战贡献了巨大的财力和物力支持,也持续地忍受着基层干部的敲诈勒索,乡村地区逐渐变成民怨沸腾的海洋,并不断地积聚着反抗的情绪。这种局面为中国共产党留下了成长空间,也为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统治敲响了丧钟。
第三枚是“征粮模范”章。这枚章颁发于1953年,是祁阳县人民政府赠给“征粮模范”的奖励。 
1953年征粮模范.png

1949年10月祁阳解放,为了支援大军南下,县政府以征粮为重点,组织工作队分赴全县开展征粮工作。
查资料得知:由于当时受诸多条件的限制,又没有正式统一的征收标准和严格的手续,征粮队到达每一个村落,仅按贫富差别随意征收,富户多征,贫户少征,打个白条写上“征粮单”,农户自己把公粮送到粮库即可,由粮库出具验收证明。由于老百姓对解放后新生政权的那种热爱与支持不到一个月,下达的征粮任务就已全部完成。
当然在这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困难,甚至要冒着生命危险。解放初期,祁阳还存在大量土匪。那时,残余反革命分子还不死心,企图推翻人民政权,组织土匪暴乱,特别是对征粮队,他们更是充满仇恨,想杀尽征粮员,以断解放军的粮草。
1950年1月一区治安干事张伯强带领区中队7个战士掩护8个征粮干部在保吾乡驻地(今大村甸丁家岑村),发动群众征粮。当晚遭到匪首唐景华等30多个土匪包围袭击,一名战士在站岗放哨时被打伤,并被抢去步枪一支,被工作队抓获的土匪唐景衡(伪保长)也被劫走。象这样事件,在1950年就发生了好几起。
面对这样严峻的形势,征粮队的队员们却毫不畏惧,坚持正常开展征粮工作,突出地完成了征粮任务,有力地支持南下大军,为全国解放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第四枚是“湖南省祁阳县人民政府粮食管理局”证章。这是五十年代祁阳粮食局的徽章。我在网上没有查找到祁阳粮食局相关历史沿革。也就不加多述,我只想聊聊自己知道的与粮食相关的往事。
湖南省祁阳县人民政府粮食管理局.png

在上个世纪80年代,我的老家属于茅竹人民公社,公社有一个粮站。那时国家对粮油等实行"统购统销"政策。所谓"统购统销",就是由政府统一定价,购买农民生产的粮食,然后再由政府统一向全国供应粮食。
每年粮食收获之后,农民要先将手中的部分粮食上交给国家。而粮食站就是负责收集农民粮食并进行存储的地方。每到粮食收获的季节,粮食站人头攒动,盛况非凡。各家各户起个大早,把地里产的粮食送到粮食站,其热闹之景象丝毫不逊色于农村过年时的情景。
我曾跟随父亲到粮站送过公粮,对粮站有模糊的记忆。特别对粮站里工作人员是羡慕不已。那时粮站里工作人员一份极其风光的工作,特别神气,我记得一个工作人员手里拿着个铁签子,往麻袋里一戳,把谷往口中一嚼。粮食的等级就把握在他的手里,他说怎样就怎样,记得有一次还把队里谷全部重新返回,再晒才收。
当时粮站里工作人员都是一份光鲜无比的职业,他们不仅"收入"较高,一个人的收入足以养活一个家庭,也是农民争相"讨好"的对象。
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1992年底,国家经过慎重考虑,认为全面开放粮食市场的时机已经成熟。此后全国有800多个县放开了粮食价格,"统购统销"政策也正式完成了其自身的历史使命,退出了历史舞台。
古往今来,皆是"时势造英雄",随着我国历史的发展,粮站里工作人员曾让人们羡慕的"金饭碗",风光一时无两的职业逐渐走下神坛,最后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其辉煌的往事,也只存在于人们茶余饭后的聊天之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找客服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