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阳徽章里的记忆(二)
祁阳地方行政组织的变迁
闲极无聊,打点小牌又老是输,狠下心来准备睡一个下午,不到一点凌晨又醒来了,翻来覆去睡不觉,就起来把一年来收藏的民国乡公所徽章做一下整理。不整理不知道,不觉我竟然收藏了二十来枚民国乡公所徽章。
它们分别是:杨桥乡、筱麓乡、文明乡、太平乡、黄市乡、白水乡、同安乡、龙文乡、三吾镇、归阳乡、大忠乡、潘家乡、保定乡、景星乡、久安乡、乌江乡、金兰乡等。其中龙文乡和三吾镇有两个版别,三吾镇一个篆书的,面文是“祁阳县三吾镇民国三十一年用”,一个是行楷,正面中间有一个红色的大“湘”字,上面是“祁阳县”,下面是“三吾镇公所”,没有行用的年代。龙文乡则是两个不同的年份,一个是三十一年,一个是三十三年,正面版面也不同,一个是中心湘版别,一个中间有青天白日旗的版。
仔细研究发现这套章版别各异,数量众多。粗分有三个大的版别:最多版别是中心“湘”字版,章的中间是变异的盾形的图案,图案中间有一个大大的红色“湘”字,“湘”字两边各有五条红蓝相间的平行线条,图案的上面是繁体字“祁阳县”,下面是所在乡公所名称,章的背面有使用的年代。我估计这也是当时湖南乡公所规定的版别,因为收藏所见,其他县的乡公所证章也大多是这个版别。其次有青天白日旗帜版,章的中间是一面青天白日旗帜,周围环绕文字,标明所在乡公所,象白水乡和久安乡。而金兰乡又有不同,青天白日旗帜图案较小,放在章面的上方祁阳二字的中间,龙文乡则只有半面旗帜。第三类则是纯文字的,章面只有祁阳县和所在乡的文字,象杨桥乡公所、归阳乡公所、同安乡、三吾镇等,这些纯文字的排列也不一样,有四个以上的排列方式,有标注使用年代的,有的则没有。
这些精美的徽章是民国时期祁阳地方基层组织的最好的实物见证,但还很不全,民国时期祁阳究竟有多少个乡,它们分别是什么,我都不清楚,网上也没有这方面的记载。为弄清这个问题,我特意去陶铸图书馆办了一个证。花一天时间,找遍了图书馆都没有找到相关资料,都没有找到。在我失望地准备离开图书馆时,偶然碰到了一个熟人,在他的帮助下,才在没有对外开放的地方古籍资料室里,查到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祁阳地方志的一个未定稿,终于有了清晰的线索。
乡里作为祁阳县的地方基层行政组织,相沿已久。宋《九城志》记载:“祁阳分14乡”,“县下设乡,沿革已久,滥觞于秦,传留至今”。据此,可知三国建县时期,乡里的基层行政组织就建立了。北宋熙宁年间,废乡里。改称都保。元丰年间仍复旧名。明清承宋例。清初增设两乡,共为16乡。清康熙年间改16乡为16都,清嘉庆年间恢复旧名,直到清末民初。兹将16乡及所属范围,列表如下:
明清时期祁阳政区表
名称 | 政区范围 | 备考 |
方廓乡 | 城关及其附近乡村、文家冲、龙口源、下马渡、云盘甸、大桥湾、鹅颈石、七里桥、白竹塘、浯溪、老三湾。 |
|
上和平乡 | 排山、白鹤铺、鸣鹿(祁东县)一带 |
|
下和平乡 | 赵坪铺、何家冲、紫冲(祁东县)一带 |
|
上文明乡 | 官家咀、石亭子、秋塘坪(祁东县)一带 |
|
下文明乡 | 李家桥(四望山西部邻东安)(祁东县)狭江乡 |
|
上祁阳乡 | 羊角塘一带(包括祁东过水坪和双桥一部分) |
|
下祁阳乡 | 潘家埠一带 |
|
上归阳乡 | 归阳一带(祁东)、黄泥塘一带 |
|
下归阳乡 | 粮船埠、河州一带(祁东县) |
|
太平乡 | 大坪铺(祁东县)、蒋家桥一带 |
|
永昌乡 | 砖塘、七宝山下(大部分在祁东境内) |
|
永隆乡 | 四望山区及附近一带 |
|
普尔乡 | 观音滩、白水、大忠桥、富里铺一带 |
|
庆兴乡 新化乡 | 据嘉庆版和同治版祁阳县志记载:新化、庆兴两乡在县南。经实地调查,祁阳南部的观音滩、白水、大忠桥、肖家村等地均属普乐乡。黄泥塘属上归阳乡。清朝增辟的新化、庆兴两乡可能未遵令执行,实际上并不存在。 |
|
永丰乡 | 洪桥、下黄土铺一带(祁东) |
|
清同治年间,各地设团练,置团总以统之。原为缉捕盗贼,镇压暴动,维持治安的地方武装,为地方豪强直接掌握。民间民刑诉讼,都投团处理,田赋商税,亦直接插手,团遂取代唐宋明清以来所设立的乡都的地方行政组织之职能,而乡都乃成虚设。
民国时期
辛亥革命成功以后到民国16年以前,祁阳地方行政组织,仍袭清末之旧。但湖南省政府先后三次发出训令,提出继续开办团防。一为民国元年;二为民国7年;三为民国11年。民国元年是以古时的庙、都范围为基础,联合几个庙,设立团防局。当时祁阳共108团。到民国17年,团防局的职能不断得到强化,合并为39团。民国19年倡行地方自治,改39团为39个自治区。在县一级之下,设区一级以统之,民国22年正式实行。列表如下:
祁阳县地方自治区划表
新区划名 | 所辖小区 | 区公所驻地 | 成立时间 |
第一区 | 第一、二、三、四、五、六、七等七个小区
| 城关 | 民国22年 |
第二区 | 第十二、十三、十五、十六、十七等五个小区 | 洪桥 | 民国22年 |
第三区 | 第八、九、十、十一、十四等五个小区 | 归阳 | 民国22年 |
第四区 | 第十八、十九、二十、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等七个小区 | 白水 | 民国22年 |
第五区 | 第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二十八、三十七、三十八、三十九等七个小区 | 文明铺 | 民国22年 |
第六区 | 第二十九、三十、三十一、三十二、三十三、三十四、三十五、三十六等八个小区 | 白地市 | 民国22年 |
民国24年,编组保甲,实行保甲制,改称乡镇。如文家冲、龙口源、鹅颈石原属康乐团,改称龙文乡;下马渡、云盘甸、大桥湾原属安乐团,改称同安乡;源头冲、官家咀、白竿头、草源冲原属清源团,改称清源乡(属祁东)。乡下设保,保下设甲。甲由数十户组成之。各有长,以司其事。全县仍划为6个区,第二区区公所由洪桥迁往大营市,第五区区公所由文明铺迁往窑头铺,余仍旧。民国27年废区存乡。民国30年,将39个乡调整为33个乡镇。
祁阳县乡镇统计表(1940年)
名称 | 驻地 | 名称 | 驻地 | 名称 | 驻地 |
景星乡 |
| 同昌乡 | 洪桥 | 三吾镇 | 炎帝宫 |
吉祥乡 |
| 四靖乡 | 灵官殿 | 杨桥乡 | 杨桥坝 |
至中乡 | 紫冲 | 保太乡 | 丁家岭 | 太平乡 | 八妙 |
乌江乡 |
| 龙文乡 | 文家冲 | 武忠乡 | 黄土铺 |
文明乡 | 文明铺 | 大忠乡 | 大忠桥 | 四维乡 | 窑头铺 |
潘家乡 | 潘家埠 | 护国乡 | 肖家村 | 金兰乡 | 金兰桥 |
观音乡 | 观音滩 | 清源乡 | 官家咀 | 保定乡 | 沙滩桥 |
黄市乡 | 黄家渡 | 卿云乡 | 太和堂 | 黄炎乡 | 黄连观 |
五福乡 | 河埠圹 | 久安乡 | 秋塘坪 | 浯溪乡 | 唐家湾 |
自治乡 | 包角亭 | 筱麓乡 | 鸟山冲 | 白水乡 | 白水 |
振汉乡 | 枫树山 | 同安乡 | 栗木铺 | 归阳乡 | 归阳 |
民国36年,国民党政府为了适应反共内战的需要,再度扩大乡保的面积,将33个乡镇合并为19个乡镇,同时把保的面积扩大一倍以上。
新乡名称如下表:
新乡名称 | 合并乡名称 | 驻地 |
观桥乡 | 观音乡、杨桥乡 | 观音滩 |
三吾镇 | 三吾镇 | 炎帝宫 |
民治乡 | 太平乡、黄市、护国 | 肖家村 |
保浯乡 | 保太乡、浯溪乡 | 紫竹庵 |
四治乡 | 吉祥乡、四维乡 | 龙家亭子 |
民有乡 | 清源、武忠、久安 | 黄土铺 |
同文乡 | 同安、龙文 | 山川圹 |
四靖乡 | 四靖乡 | 灵官殿 |
金兰乡 | 金兰乡和乌江乡北部 | 金兰桥 |
保麓乡 | 保定、筱麓 | 官山坪 |
潘家乡 | 潘家乡 | 潘家埠 |
大忠乡 | 大忠乡 | 大忠桥 |
福泉乡 | 五福、白水 | 白水 |
文明乡 | 文明乡 | 文明铺 |
景卿乡 | 卿云、景星 | 罗口甸 |
振中乡 | 振汉、至中 | 毛坪 |
靖炎乡 | 黄炎、四靖一部分 | 双桥 |
归阳乡 | 归阳、乌江一部分 | 归阳 |
至昌乡 | 同昌、至中乡东部 | 洪桥 |
新中国建立以后
1949年10月10日祁阳解放,旧政权已摧毁,乡保甲形式依旧,只在县一级之下,乡一级之上,设立区一级行政组织。同时派出工作组下乡领导各项工作。当时祁阳划为6个区。第一区:区公所驻观音滩。辖三吾镇、保浯乡、观桥乡。
二区:驻归阳。辖归阳、靖炎、四靖三乡。
第三区:驻白水,辖福泉、民治、大忠、潘家等4乡。
第四区:驻洪桥。辖至昌、金兰、振中3乡。
第五区:驻龙家亭子,辖四治、景卿、民有3乡。
第六区:驻文明铺,辖保麓、同文、文明3乡。
1950年将原来的6区析为12个区。城关镇除外,区辖乡178个,加城关镇的8个居民委员会,合计186个乡镇。
1952年4月26日,将其中的第七区、第八区、第九区、第十区的全部和第五区、第六区的大半部分划出,析置祁东县。9月重新调整行政区划。设11个区和1个区级镇。区下设有215个乡和4个乡级镇。1954年6月由宁远的阳明山和常宁的塔山地区划入祁阳县,改称第十二区,驻地金洞,辖21个乡。统计全县12个区,4个乡级镇,235个乡,一个区级镇。
1956年据国务院指示,撤区并乡,将原有的239个乡合并为50个乡,撤消区的建制,设办事处作为县政府的派出机关。1958年全县50个乡和3个镇,并为24乡镇。乡长改称社长,为人民公社化搭好架子。
1958年9月,人民公社化进入高潮,将全县959个高级农业社,并为25个人民公社。1959年5月22人民公社体制进行调整,改换名称,仍以公社的驻地命名,并将25个公社并18个公社。即:观音滩、大忠桥、肖家村、白水、潘家埠、黄泥塘、羊角塘、下马渡、大村甸、黎家坪、文明铺、金洞、大江、小金洞、白果、石鼓源、晒北滩、城关人民公社。
1961年,经过三年大跃进,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为了恢复生产和便于领导生产,恢复区镇建制。全县仍划成12个区,将18个公社划分为83个公社,3个镇。
此后,公社的建制稳定了一个较长的时间。1984年4月,遵国务院指示,撤销公社体制,恢复乡建制。将83个公社改为83个乡。零陵行署决定将金洞区所辖7个乡由金洞林场代管。1986年1月,为适应新形势下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70个乡缩为54个乡。撤周塘、栗林、胜利、大江、火田、龙桥、朱家桥、杉木冲、杨桥坝、白鹤、龙口冲、八岐、龙口源、芳名亭、许家亭、松林湾等16个乡建置分别并入相邻的乡镇。惟金洞区所辖6个乡没有更动。
1995年上半年,按照省、地部署,祁阳县开展撤区并乡建镇工作。除金洞7个乡镇不作调整以外,其余区乡均作了大的调整,撤销区和原乡镇建制,合并为20个镇。省民政厅湘发[1995]76号文件,批准成立20个镇,即:浯溪镇、观音滩镇、茅竹镇、三口塘镇、大忠桥镇、肖家村镇、八宝镇、白水镇、进宝塘镇、黄泥塘镇、潘市镇、梅溪镇、 羊角塘镇、下马渡镇、七里桥镇、大村甸镇、黎家坪镇、文富市镇、文明铺镇、龚家坪镇。
1997年1月,经永州市人民政府批准,镇下设73个办事处;2003年5月增设火田办事处。2005年,祁阳共有20个镇,6个乡,74个办事处,908个村委会,51个居委会。2005年7月办事处被撤销。
后来,浯溪镇分为长虹、浯溪、和龙山三个街道办事处。2021年1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民政部批复同意撤销祁阳县,设立县级祁阳市,行政区域和人民政府驻地保持不变。新设立的祁阳市由湖南省直辖,永州市代管;根据祁阳市乡镇区划调整方案,祁阳市现辖凤凰、石鼓源和晒北滩瑶族乡共3个乡;观音滩、茅竹、大忠桥、三口塘、肖家、八宝、白水、黄泥塘、进宝塘、潘市、梅溪、羊角塘、下马渡、七里桥、大村甸、黎家坪、文富镇、文明铺、龚家坪、金洞共20个镇;龙山、长虹、浯溪3个街道;原种场、畜牧场。
给作者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