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阳发展旅游业走笔

[复制链接]
查看: 1544|回复: 0

dsu_paulsign:classn_11

发表于 2009-6-30 00:50: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锦绣潇湘  魅力祁阳
祁阳发展旅游业走笔

    “在祁阳可以感受到浯溪碑林深厚的文化底蕴,享受到峡谷漂流的狂野激情,聆听到上下500年的祁剧古韵,还可以走进伟人陶铸故里,触摸历史、寻找伟人的足迹,真是不虚此行。”美籍华人杨先生在祁阳旅游后,从内心发出这样的感叹。

    游客的口碑是最好的奖杯。近年来,祁阳旅游业阔步前行,年均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2008年游客总量突破160万人,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8亿元,居全市第一位,与2007年相比分别增加32.8%、35.6%。浯溪碑林评为国家4A级景区旅,游业已成为全县最具活力的新的经济增长点。祁阳一举跻身“全省发展旅游经济十佳县”行列,浯溪碑林评为国家4A级景区。

    祁阳旅游业如朝阳初升,其道大光,活力无限。

得天独厚  旅游资源禀赋卓异


    祁阳是个古老的邑县,始建于三国初期,地处五岭余脉,湘江中上游,因祁山之南而得名。总面积2538平方公里,人口102.5万。

    祁阳纳楚地山水之灵气,萃潇湘文化之风流,素以“锦绣潇湘”而饮誉,境内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区位优势明显,开发潜力巨大。

    祁阳文风昌盛,品位不凡。堪称书林诗海的浯溪摩崖石刻、培毓邑之秀气的文昌宝塔、独具江南特色的龙溪李家大院,将深厚悠远、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在祁阳大地上沉淀、结晶成一颗颗璀灿的文物明珠。

    发祥于祁阳并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祁剧,极具方言特色的祁阳花鼓、渔鼓、木偶戏、小调等优秀传统曲艺,彰显着浓郁的艺术魅力,充溢着鲜明的风俗民情。

    天主教堂、三圣殿、甘泉寺、观音阁、白泥寺等宗教寺宇是朝香拜佛的圣地。

    三国大司马蒋琬、明代户部尚书陈荐、清代吏部尚书陈大受、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陶铸等历代精英,似天之骄子流芳于世。

    祁阳山灵水秀,别有风情。大自然在这里慷慨恩赐了黄沙河漂流、狂狮河峡谷漂流;大自然在这里神奇造化了三圣湖风光、八庙温泉、祁阳小鲵;茶油、柑桔、米粉、粬米鱼、生鱼片则是热情好客的祁阳人民为你准备的绿色特产美食。

    祁阳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境内湘桂铁路、湘桂铁路复线、G322线、S320线和衡昆高速公路纵横交错,湘江流经县城横贯县域108公里,县城距永州机场30公里,是南岳衡山、桂林旅游“黄金走廊”上的必经之地和重要节点。

    千年祁城的古朴厚重,青山绿水的灵异秀奇,自然和人文融为一体。悠久的历史文化,独特的民俗风情,给这块神奇的土地披上了神秘的面纱,成就了一幅灵秀典雅的山水画卷。

五轮联动  旅游事业蓬勃发展


    规划引动。旅游要发展,规划要先行。2002年,祁阳就组织人员历时三个多月,对全县旅游资源进行了全面考察。2003年,县委、县政府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拨出专项资金80万元,聘请湖南师大旅游研究所和湖南省规划设计院的专家,编制了《祁阳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祁阳红色旅游专项规划》和《中国浯溪碑林风景名胜区详细规划》。2007年,历经半年时间的调研,制定出台了《关于发展壮大旅游支柱产业的决定》,《总规》和《决定》一脉相承,按照“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的要求,以全面融入南岳—桂林旅游黄金线、大湘南旅游圈、珠三角和全省旅游大发展的态势,跳出祁阳谋划祁阳,以宽广的眼界,高标准、高起点设计旅游精品,提出落实措施,力争5—10年建成全省旅游强县,把旅游产业培育成为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具有很强的工作指导性和前瞻性。县旅游局在充分调研基础上,全面摸清了祁阳旅游资源家底,积极编撰旅游发展规划,编辑宣传资料。

    政策推动。历届县委班子始终没有放弃“旅游兴县”的梦想,而是矢志把旅游产业作为先导产业,出台优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一以贯之,一抓到底。一是用地优惠。凡旅游开发用地可租用50年,减免报批手续费。二是公路建设优先。凡投资我县旅游景区建设,景区至主干道的公路,县政府出资优先修建。三是税费优惠。对旅游投资者实行所得税免二减三优惠。这些优惠政策的出台,极大地改善了我县旅游投资环境,提高了投资商开发旅游的积极性,使旅游招商工作做到了引得进、留得住、搞得起。

    设施带动。近年来,县为主投入资金5000万元用于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修建、扩建旅游道路200多公里,使全县各主要景区的骨干道基本上改成了水泥路。同时解决了各景区通路、通讯、通电等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引进民营资本3.6亿元,分别按五星、四星标准修建了鑫利大酒店和华信国际大酒店。目前,通过整改,经省星评委评审,该县现有二星级宾馆4家,待评三星级宾馆1家,待评四星级宾馆1家。另有旅行社及营业部六家,有旅游人才培训基地1个。

    开发引动。在旅游景区开发上,该县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重要景点进行先行突破,以点带面引导景区连片开发,整体推进。在浯溪碑林风景名胜区,以开发湘江一日游为起动点,带动文昌宝塔等景点开发,逐步完善了浯溪景区的项目建设,丰富了浯溪景区的内容;在内下旅游区,以猎奇和礼佛为核心,积极引动内下狂狮河大峡峪探险猎奇旅游的开发和青莲山佛教圣地的招商开发;在三圣湖旅游区,以自然生态旅游为主题,引动了八届温泉康体旅游的开发。由于点的引动,带动了全县四大旅游开发,使全县旅游开发形成热潮。同时,人文景观的保护、抢救也是一项横亘在祁阳旅游面前的一项重大命题。县委、县政府把这项工作纳入了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他们多方筹措资金用于抢修和保护工程。近年来,他们共争取国家基础设施投资800多万元,省配套资金600万元,民间资金400万元,保护了文昌宝塔,抢修了浯溪碑林部分摩崖石刻,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修缮了陶铸故居。

    招商促动。该县大力坚持“以开明促开放、以开放促开发、以开发促发展”的发展思路,积极拓宽多元化投资渠道,建立起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投资体制,充分发挥和调动社会各方面办旅游的积极性,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吸引外资、民资,鼓励旅游企业以多种形式兴办旅游、发展旅游。近年来,先后引进北京中金诚信公司投资1.2亿元开发三圣湖休闲度假区;引进香港汉福集团投资5000万元开发内下狂狮河大峡峪旅游区;引进湘江一日游旅游发展公司投资2000万元开发湘江一日游;引进长江实业有限公司投资8000万元开发八庙温泉康体旅游项目;引进鑫利投资有限公司投资3.6亿元按五星级标准建设鑫利大酒店;引进华信房地产公司投资3900万元按四星级标准建设华信国际大酒店。几年来旅游开发签约引资近8亿元,现已投入近3亿元,有效拉动了旅游开发。

营销造势  旅游品牌走出深闺


    祁阳拥有全国最大的露天碑林——浯溪碑林;名人辈出,是伟大无产阶级革命家陶铸同志的故里;有造型卓异,设计精良,结构奇巧的中国名塔文昌宝塔;有享有“北有张谷英,南有李家院”盛誉的全省历史文化名村——龙溪古民居李家大院;有被誉为“神洲峡谷第一漂”的狂狮河漂流等。县委、县政府提出打好名碑、名人、名塔、名村牌,叫响红色旅游、祁阳漂流,舞活产业龙,建立营销网络,开辟多种宣传渠道,打造旅游品牌。

    节会造势。2004年举办了祁剧诞生500年庆祝活动,2006年举办了湖南祁阳“漂流之乡 文化之旅”新闻发布会大型旅游推介活动,2008年举办了“纪念陶铸诞辰100周年”大型庆祝活动,今年举办祁阳文化漂流旅游节暨湖南笑星祁阳旅游喜乐会,先后邀请了省内外新闻媒体和旅行社共220 余人来祁参加节会,签订客源合同 120 余份,合同客源达100万人次。

    “政企联手,上下联动”的宣传促销机制是祁阳铸造旅游品牌的又一亮点。围绕创建浯溪4A景区品牌,他们印制了《中国浯溪旅游》近2万册,制作《中国浯溪风光》光碟1000张,以独特的视角向世人展示了祁阳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民俗风情和美丽的山水风光。他们还组织各旅游企业参加北京、深圳、长沙、桂林、杭州等地举办的旅游交易会、旅游博览会及旅游节,在节会重点推介我县旅游资源、精品线路和特色产品;建立了《中国浯溪旅游网站》,把全县的旅游资源优势、优惠政策条件、旅游接待能力和接待水平情况等在网站发布;组织各旅游景区积极参加湖南百景和湖南新潇湘八景评选活动,通过评选,浯溪碑林风景名胜区已被评为湖南百景、湖南省十大文化遗产和湖南新潇湘八景之一。

    成功的宣传促销,加速推进“漂流之乡 文化之旅”整体旅游品牌的形成,也让祁阳走向了世界、让世界了解了祁阳,围绕浯溪碑林风景名胜区、石洞源红色旅游区、三圣湖休闲度假旅游区和狂狮河大峡谷旅游区“四大核心景区”,形成四条精品旅游线路。一是以浯溪碑林、文昌塔、潇湘楼、唐朝古县城遗址和龙溪古民居为主体的三吾古城文化旅游线;二是以黄沙河漂流、狂狮河峡谷漂流为主体的两大漂流和山水生态、民族风情旅游线;三是以革命传统教育为主题的陶铸故里石洞源红色旅游线;四是以天主教堂、三圣殿、青莲寺、甘泉寺、观音阁、白泥寺等景点为主体的宗教朝圣旅游线。游客逐年爆增,有力推动了我县旅游产业的提档升级、科学发展。

应对危机  旅游发展号角吹响


    2009年,金融危机给祁阳旅游产业发展提出了新的“危”“机”——重压之下的祁阳,吹响了旅游发展的“集结号”。

    中共祁阳县委十届三次全委会上传出了这样的声音,用科学发展的理念谋划城市,突出祁阳山水生态特色和文化底蕴,不断提升城市品位,重点规划和建设祁阳工业园新区、祁阳大道、祁阳新火车站、政务大楼、物流中心、公交站场、浯溪公园、陶铸图书馆、体育中心、沿江大道风光带等十大标志性工程;用统筹发展的理念建设城市,坚持宜居、宜业、宜游的新型城市化取向,统筹城市各项建设,加快浯溪碑林、陶铸故居、龙溪李家大院等旅游景点开发。搞好城市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将城区当作景区来建设的科学发展思路,标志着党委政府主导下的祁阳旅游历史地站到了新的高点。

    今年1至5月,祁阳旅游交出了漂亮的答卷:全县共接待国内外游客6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56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7.6%和18.5%,实现祁阳旅游2009年的“开门红”。

    作为重点产业和扩内需、促增长的重要抓手,县委、县政府将再加大旅游宣传力度,整合各方力量,整合县域景点,构建旅游黄金线路,打造新的系列旅游产品。

    以节庆为媒,以喜乐助兴,以美景传情,强力刺激旅游消费。6月份,推出了祁阳文化漂流旅游节暨湖南笑星祁阳旅游喜乐会大型活动,8月份,拟推出“祁阳人游祁阳”优惠酬宾活动。

    旅游兴,百业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祁阳住宿、商贸、交通、娱乐、餐饮业的繁荣。近两年旅游黄金周期间,祁阳规模宾馆酒店入住率高达90%以上,领先全市;旅游业已成为全县的支柱产业,旅游总收入占全县GDP的比重已达6%。

    一处处景观展示着祁阳旅游的如花笑靥,一组组数据书写着祁阳旅游的无限欣喜。祁阳这片古朴与现代融合、经典与潮流同步的神奇的土地,正向游人展示着潇湘文化的无穷魅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找客服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