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以抗-战民族英雄黄梅兴和廖龄奇名字命名的道路----徐州市兴龄路

[复制链接]
查看: 3383|回复: 1

dsu_paulsign:classn_11

发表于 2018-4-6 11:24: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林明 于 2018-4-6 11:35 编辑

一条以抗-战民族英雄黄梅兴和廖龄奇名字命名的道路----江苏省徐州市兴龄路

滕祖文

  在江苏省徐州市,也许现在大多数市民并不知道还有一条叫做"兴龄路"的城市道路,也不知道这条城市道路与KANG倭寇民族英雄黄梅兴和廖龄奇将军的内在联系,更不知道这条城市道路取黄梅兴的"兴"字与廖龄奇的"龄"字内嵌两将军名字的事由及来龙去脉。但是在80多年前的徐州,这条以抗-战民族英雄黄梅兴和廖龄奇名字命名、由国民党元老、国民政府监察院于右任院长亲笔题写路名的道路,在修路工程完工的通路奠基典礼时,在整个徐州却是轰动一时,家喻户晓。上世纪30年代之初,位于徐州市城北下淀和壩子街两试验区江苏省立徐州民众教育馆附近几条新修道路的命名,也曾得到蒋介石委员长的亲笔御批。
  一条普通的城市道路,为什么会采用两位军人的名字而命名?为什么不是直接以他们的名字命名,而是采取内嵌的形式出现?为什么会请德高望重的大书法家于右任院长书写路名?为什么会惊动最高统帅的亲自御批。
  事情得从第一次淞沪战役谈起。1932年1月28日上海事变爆发,黄梅兴、廖龄奇所在的国民革命军第88师,奉令参加了淞沪战役。黄梅兴时任264旅副旅长兼528团团长,廖龄奇时任264旅527团二营中校营长。
  淞沪抗战最为激烈的一战是庙行之役,88师打出了军威,打出了国威。264旅527团守卫庙行镇以南的冯家宅、水车头、麦家宅一带阵地,是日军实施"中央突破计划"的主攻阵地。在敌冦七、八千人三天的强攻之下,527团防守工事部分被毁,前沿阵地一片焦土。88师副师长李延年亲率262旅旅长钱伦体及将士投入战斗。未几,旅长钱伦体、副旅长陈普民负伤,工兵营上校营长唐循阵亡。527团所属三个营,伤亡甚大,一营营长周嘉彬负伤,营附徐旭阵亡;二营营长廖龄奇、营附金式祁均负伤;三营营长陈振新不幸阵亡;全团阵亡连排级干部40多名,守军自营长至炊事员几乎全部倒在了阵地上,日军突破麦家宅我军阵地部分防线。在这关键时刻,88师师长俞济时亲上火线,率全师将士对被敌突破阵地全力组织反击,第5军军长张治中亲率教导总队指挥策应,并令87师259旅孙元良旅长、261旅宋希濂旅长以及61师张炎副师长全线出击才稳住了阵地。此役88师共伤亡官兵2964名。蒋介石特发电报慰问全军:"自经2月22日庙行镇一役,我国我军声誉在国际上顿增十倍,连日各国舆论莫不称颂我军精勇无敌,而倭寇军舆则一落千丈也"。 5月5日上海休战协定签字,5月7日第5军复员,88师开往武汉驻防。不久,黄梅兴因功升任264旅旅长,廖龄奇因功升任264旅527团团长,是年黄梅兴36岁,廖龄奇27岁。与此同时,88师副师长李延年升任第9师师长,87师259旅旅长孙元良升任88师副师长、后任师长。
  廖龄奇在第一次淞沪战役奋勇杀敌的抗战事迹,见睹于1932年的多种媒体:上海中英文发行的《良友画报》、陆军第88师淞沪血战画集《醒我国魂》、国民革命军第5军编辑的《淞沪抗-战画史》以及军事委员会编辑出版的《淞沪御日血战大画史》等都刊登了廖龄奇团长的照片和"为国牺牲"的抗战事迹。全部德式装备并由蒋介石警卫部队改编的第88师和黄梅兴、廖龄奇等在人们的心中是
抗-战民族英雄的象征,是中华民族胜利的脊梁,是中国人民未来的希望与寄托,人们对这些抗-战民族英雄们怀有无限的敬仰和崇拜。
  1932年初,江苏省立徐州民众教育馆自勘定为坝子街为馆址后,徐州市政府为加强地方建设事业,批准设立下淀及坝子街两实验区。但是,位于民众教育馆附近的道路交通状况堪忧,由坝子街至下淀村和至奎东门两条道路年久失修,车辆行驶不便。同年3月,下淀和坝子街两实验区市民改进会计划对附近道路进行修筑,先后会同建设局进行了测量,制定了修筑规划。但是由于下淀及坝子街两实验区人力物力所限,又时值农忙季节,最终没能完成修路计划。
  1932年5月,李延年由88师副师长升任第9师师长,7月兼任徐州警备司令。9月26日至10月28日,李延年9师郑作民26旅所属谢辅三51团和张琼52团分别参与兵工筑路,修筑了"由扶轮小学至奎东门"和"由扶轮小学至下淀村东首"的两条总长7.5公里的道路,受到当地政府和人民的交口称赞。不久,蒋介石组织对中共苏区的第三次"围剿",9师被调往江西前线。
  徐州战略地位极其重要,是中国东西的"咽喉",南北的"腰眼",历朝历代为兵家必争之地,也是拱卫首都的北大门。1933年1月,日军占领山海关,又在秦皇岛登陆,正如蒋介石在日记中写到的"此时加强北方防御,为目前之急务"。5月,蒋介石调派嫡系88师驻防徐州。1933年夏初的几场大雨,将位于徐州市城北下淀及坝子街两实验区新落成的江苏省立徐州民众教育馆附近"道路崎岖不平,每遇天雨泥泞,交通阻塞,行人殊感不便"的问题又提上了日程。黄梅兴得知当地政府和民众的这一需求后,立即上报孙元良。孙元良为"实行总理化兵为工政策",主动协同地方政府和省立徐州民众教育馆,发起兴筑城北下淀和坝子街实验区交通道路。
  经地方建设局筑路测量和规划后,在1932年9师26旅修筑延平延庆两路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修筑5条共15公里道路的筑路规划:主要有由下淀村东首起达王庄止,全长4000米,由下淀村东首起境石桥庄止,全长2350米,由王庄起达八里屯止,全长5700米,由石桥路北起达第11区界止,全长1570米,由下淀村起达东客站止,全长1150米。与此同时,建设局还绘制了详细筑路设计图纸,规定了筑路施工要求:"要求路宽五十米,中间较高,两旁稍低,路两边均留有排水沟,以便宣泄水流"。
  为完成好徐州兵工筑路工程,88师孙元良派出了兵力最强的黄梅兴264旅所辖廖龄奇527团和胡世贤528团进行施工。8月24日,兵工筑路工程在坝子街举行了开工典礼,典礼完成后,即开始动工修筑。兵工筑路期间,官兵们使用的筑路工具均由下淀及坝子街两实验区负责征集到位分发到官兵手中。在历时一个多月的筑路期间,驻地各机关代表、各校学生均亲往慰劳264旅官兵。江苏省徐州民众教育馆组织音乐及演讲各组,分往筑路工地招待演出,下淀及坝子街两实验区也组织了民众前往工地送茶水等慰问活动。徐州兵工筑路工程于9月30日按计划顺利完成任务。媒体报道"前则凸凹不平之道路,今一变而为康庄大道,各乡民众莫不交口称便。"
  在工程修筑同时,这5条新修的城市道路的命名就在一定范围内开始酝酿。如何更好地给这5条道路起个好名字,成了当地政府官员的一个比较棘手问题。这是因为去年李延年9师26旅完成兵工筑路工程以后,在新修两条道路的命名问题上的曲折故事造成的:
  1932年,9师26旅兵工筑路工程即将完工之前,李延年向在汉口的蒋介石总司令发去电报一封,电报内容除了汇报9师兵工筑路工作外,更重要的内容是想请示蒋介石委员长能够批准"由大东门至坝子街一段"(实际上就是"奎东门----扶轮小学--下淀村东首"全部新修道路)能以"延年路"的名字命名。李延年电报提到:"筑路于9月26日开始,历时阅月,遂将大东门至淀乡约长十五里马路修筑完成。并由江苏省党部委员顾学扬、铜山县长佘念慈等商榷由大东门至坝子街一段命名为延年路,业于10月28日举行落成揭幡典礼,辱蒙全苏及陕皖两省教界代表赞许(时值在徐开民众教育代表大会),制赠为民造福数字绸旗,却之不恭,受之有愧。但徐州民众及各该代表等经此之后,对於真正革命军,确能为民众造福之认识,似有深刻印象"。李延年电报特别提到,命名为"延年路"是地方党组织和政府的意见,也是得到江苏、山西、安徽各省的赞许。
  蒋介石作为一党一国之领袖,对此一定会有自己的看法和意见,但是蒋介石作为领袖的智慧在此也能窥见一斑。蒋介石在御批此请示时,并没有直接批准同意,也没有表示不同意,而是在肯定工作的同时,通过将李延年的电报发七省公路会议并登报的形式,把球踢给了李延年:"在徐筑路,既足转移人民心理,亦可激励军队精神,深堪嘉尚。已将来电发交七省公路会议,并饬登报,以示提倡矣"。接到这个回电,李延年绝不可能再按原来的设想完成路名的命名工作。
  虽然蒋介石没有批准命名为"延年路",但是江苏省党部委员顾学扬、铜山县长佘念慈都坚持自己的观点没有错,李延年是KANG倭寇英雄,有功之臣,且此路又是李延年亲自指挥所修建,理应不成问题。
  原来的设想不能按计划实施,但是这条道路的命名又是江苏省党部委员顾学扬、铜山县长佘念慈提出来的,两者如何兼顾,是决策者们的一大学问。最后的形成的意见是将一条路改为两条路进行命名,每条路都以"延"字打头,内嵌李延年的名字,后以"天下太平"取"平"字,"军民同庆"取"庆"字,组成"延平路"和"延庆路"。这里的意思象征除内嵌李延年的名字外,还内嵌有李延年希望天下永远太平,延年与民同庆的含义,达到了军于民、上与下皆大欢喜的目的。最后将东段"由扶轮小学至下淀村东首"的道路命名为"延平路",将西段"由扶轮小学至奎东门"的道路命名为"延庆路"。在28日举行的落成典礼时,延平路由李延年亲自揭幕,延庆路由佘念慈县长揭幕。
  关于88师264旅修建的这5条道路命名问题,已经升任第12区督察专员佘念慈的想法占了主导地位:既要参照李延年的做法考虑到内嵌筑路将领的名字,又要考虑到所起路名整体的一致性。在决定内嵌将领的名字时,首先想到的是88师参加上海1.28战役的KANG倭寇英雄们,其次才是参加兵工筑路的将领们。师长孙元良是参加1.28战役的主要将领,虽然没有直接参与工作,但他是一师之长,况且在去年李延年9师26旅兵工筑路举行开工典礼时,88师师长何卧云(孙元良后接任师长)亲自到会祝贺,应在首选之内。黄梅兴在上海1.28战役中是264旅副旅长,抗战功臣,又是此次兵工筑路前线总指挥,也应在首选之内。直接参加兵工筑路的廖龄奇庙行一战,身负重伤,是抗战有功之臣,同时这次兵工筑路,廖龄奇是参加筑路的主要部队的统帅,定在首选之内。528团团长胡世贤上校是山东人,黄埔二期毕业,曾两次负伤,诚恳正直,打仗英勇,全军上下,相处融洽,令人敬佩,虽然没有参加对日作战,但也是参加筑路的主要部队的统帅,也应在选择人员之中。
  具体到5条道路的命名时,按照个人实际姓名的做法,由于蒋介石的御批,已经不可能考虑了。最后参照了延平延庆两路路名的做法,采取了一个折中的方案,取孙元良的"元"字,取黄梅兴的"兴"字,组成"元兴路";
取黄梅兴的"兴"字,取廖龄奇的"龄"字,组成"兴龄路";取黄梅兴的"兴"字,取胡世贤的"贤"字,组成"兴贤路"。
  在考虑到所起路名整体的一致性时,决定同样效仿李延年延平延庆两路的做法,延续平庆,加通丰两字,构成"平庆通丰"吉祥之词。内嵌孙元良希望路路相通,五谷粮丰。由此取孙元良"元"字,加"通"和"丰"两字,分别组成"元通路"和"元丰路"。
  最后,将5条道路的路名按照拟定的名字一一对号入座:由下淀村东首起达王庄止全长4000米的道路命名为"元兴路",
由下淀村东首起境石桥庄全长2 350米的道路命名为"兴龄路",由王庄起达八里屯全长5700米的道路命名为"兴贤路",由石桥路北起达第11区界全长1570米的道路命名为"元通路",由下淀村起达东客站全长1150米的道路命名为"元丰路"。
08.JPG   5条新修的道路命名完成以后,接下来是路名的题写问题,最后由江苏省党部委员顾学扬、第12区督察专员佘念慈提议,请时任监察院院长的著名书法家于右任老先生题写,于右任老先生得此消息后欣然同意。由于右任题写的"兴龄路"等5条路名"笔力苍劲、至为壮观",当装设标记标出道路两旁之时,路人赞口不绝,一片叫好之声。
  10月1日上午10时,264旅在下淀村隆重举行了《兵工筑路落成典礼》。江苏省立徐州民众教育馆馆长赵光涛、第12区督察专员兼铜山县县长佘念慈、教育局局长刘天展、88师孙元良特派姚梓衡代表到会祝贺,264旅旅长黄梅兴、527团团长廖龄奇、528团团长胡世贤出席落成典礼仪式。会上,第12区督察专员兼铜山县县长佘念慈报告兵工筑路意义,黄梅兴旅长发表演说。
  在5条道路举行通行揭幕通典礼时,省立民众教育馆柬请地方各机关团体代表到场观礼,计划安排参加会议的地方各机关团体代表临时乘大汽车通行全路,环绕一周。但是,由于刚刚修好的新路土松,且又天雨乍晴,汽车载人甚多,乃有"行不得也哥哥"之欢。各代表均下车步行,作秋季远足运动。由王庄至石桥村路长600米,往返计为1 200米,第12区督察专员兼铜山县县长佘念慈、省民众教育馆馆长赵光涛、教育局长刘天展、527团团长廖龄奇、528团团长胡世贤等,率众作长途竟走,莫不汗流浃背。佘专员偕两团长一路当先,始终未落人后,各人谈笑自若,已忘跋涉之苦。"石桥乡民以喇叭当欢迎军乐,备呈乡村风味,民众围观者,甚形热烈"。
  为顺利完成筑路任务,当天下午,特邀请正风社演员表演了评剧,演出期间并有88师官兵参加客串表演,军民同欢,为状极盛。
  英雄自有英雄路。作为后话,黄梅兴、廖龄奇与孙元良此后在师旅团主官岗位合作长达5年,他们没有辜负徐州人民的期望与重托,1937年8月13日淞沪战事再起,孙元良、黄梅兴、廖龄奇率队二赴上海前线,打响淞沪会战第一枪。8月14日,黄梅兴在持志大学指挥战斗时,不幸中弹殉国,成为淞沪会战牺牲的第一位高级将领。这一天的战斗,仅527团就有7名连长阵亡,部队伤亡1000多人。黄梅兴旅长牺牲后,张治中根据孙元良意见,立即发电请示蒋介石何应钦:"据孙元良报称
黄梅兴十四日下午在持至大学指挥阵亡,遗缺暂以廖龄奇代理"。廖龄奇是8.13淞沪会战中第一位晋升的高级将领。8月16日,廖龄奇在指挥战斗中负伤,成为淞沪战场第一名负伤的旅级指挥员,后高志嵩团长接任旅长。廖龄奇从8月11日到11月12日,一直在淞沪前线坚持到全军西撤。88师经5次补充,全师伤亡达12000多人。廖龄奇黄埔四期同学、88师262旅524团团附谢晋元率八百壮士死守四行仓库的事迹扬名天下。
01.JPG   88师在南京保卫战中,6 000将士血染雨花台,旅长朱赤、高致嵩,团长韩宪元、李杰、华品章,营长苏天俊、王宏烈、李强华等11人,旅参谋主任赵寒星等壮烈殉国,孙元良被困南京城数月,88师全师仅存500余人。廖龄奇此后又参加了兰封会战、武汉会战、南昌会战、上高会战、第一、二次长沙会战等重大会战。1941年10月22日,含冤被错杀于南岳蒋家垅(张灵甫由副师长任代理师长),经最高当局批准,同年12月24日,被厚葬于南岳忠烈祠。廖龄奇陵墓占地1800平方米,廖龄奇陵墓及其所在的南岳忠烈祠是国务院批准的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3年国家拨专款100多万元对陵墓进行了全面修复,2014年4月8日,在湖南南岳忠烈祠举行了隆重的陵墓修复落成仪式,湖南省政协副主席刘晓,台湾国民党中央委员、马英九前秘书、台北市政府顾问郑安国,廖龄奇长女廖方蔚、次女廖方薰、次子廖方安等300多人出席落成仪式。
  师长孙元良将军祖籍浙江省绍兴府山阴县,1904年出生于四川成都华阳县,黄埔一期毕业, 2007年5月25日在台湾辞世,享年103岁,他的遗愿是在未来选择适当的时机迁葬南京。264旅旅长黄梅兴将军是广东梅县人,1897年出生,黄埔一期毕业,牺牲后被国民政府追授陆军中将,1957年国家民政部追赠为革命烈士。胡世贤上校是山东人,黄埔二期毕业,在徐州兵工筑路完工10个月后的1934年8月7日,在江西石城作战中阵亡。
  附图:一、 264旅徐州兵工筑路
  二、 南岳忠烈祠廖龄奇陵墓  
  说明:作者滕祖文为廖龄奇外孙婿。
  作者联系地址:山东省青岛市云岭路27号
  工作单位: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
  办公电话:0532-58750016
  手    机:13953260635
  电子信箱:zuwenteng@163.com


110

dsu_paulsign:classn_11

发表于 2018-4-7 06:58:12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找客服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