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熊罴岭,这里曾是石达开激战的地方

[复制链接]
查看: 1228|回复: 1
110

dsu_paulsign:classn_11

发表于 2020-9-12 20:54:3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31720e06fe16f4e2700c71398dd81ecf.jpg bb420266788261e9ec3151e793a56865.jpg 3346b17dfe740804588cf7ba841244a5.jpg 275844eb40a1a0820bdc3fa4dd942a17.jpg 9811e0d346fe4d366d06b606b54174e1.jpg d49f94d3fd1cad9ce469d0036da1a344.jpg 1a450c806d0231940544e2317b84bd34.jpg be0e77a3e671d836ea7d11ad1c578945.jpg Wq6jMplGTqXdGkbI2pV1C44pesk.cnt.jpg c5i9FtSyuBBc7YnqoxhCqZl0N4Y.cnt.jpg 探寻熊罴岭,这里曾是石达开激战的地方

 



 
知青视野




昨天 18:18 · 优质摄影领域创作者








“熊罴岭中驿帝巡,溘浪滩上迎皇钦。三吾绝岩万卷书,龙山孔庙陈大人。自古英才千千万,当代陶公思乡亲。仆仆风尘故里行,苍生忧乐总关情。”这是刘本建《七律 · 说古论今》关于熊罴岭的古诗词描写,那么它的真实到底是怎样的,今天就去祁阳县下马渡探寻熊罴岭,记录这家乡美景。
一、地理位置
“熊罴岭”用祁阳话读作“熊需两”,因山势盘踞似熊罴而得名。熊罴岭是祁山山脉的名山之一,距县城18公里,离大桥湾五公里,古代是祁阳至衡阳的官道。

熊罴岭地理位置

二、风景介绍
对于熊罴岭的险峻,当地流传着这样一句民谣:“熊躯离天三尺三,人过要低头,马过要卸鞍。”清宗稷辰《过熊罴岭》极尽雄险之势:“百折上危巅,严关势凛然。一夫能守险,半壁足雄边。屹立熊长踞,墉飞马不前。澄清天宇阔,极目靖氛烟。”熊罴岭林深树茂,古时常有猛兽出没。
(一)西莲寺

西莲寺


香炉


西莲寺鸟瞰图

位于熊罴岭山庄的望祁亭,可以远眺祁阳县城。

望祁亭


祁阳县城(远眺)

(二)熊罴岭休闲山庄

熊罴岭休闲山庄(一)


熊罴岭休闲山庄(二)





熊罴岭休闲山庄(四)

三、历史典故
(一)陈荐免漕粮
自古以来,祁山一带便流传着一句民谣:“上有熊罴大岭,下有溘浪险滩,熊罴离地三尺三,人过要低头,马过要卸鞍,溘浪滩水急礁多,鱼过要压扁,谷过要成壳”。明朝时,官府解运漕粮,陆路要经过崎岖的熊罴岭,水运要经过礁多水急的滞浪滩,加上当时浏阳发生自然灾害,浏阳漕粮由祁阳填补,当地百姓苦不堪言。当时的户部尚书祁阳人陈荐体察家乡人民的疾苦,奏请了皇帝终于免去了漕粮。如今,“陈荐大人奏免漕粮”的故事仍为祁阳人民所赞颂。

古驿道

(二)石达开大战熊罴岭
清咸丰九年三月初九,石达开亲率一路由宁远攻祁阳,十二日抵白水一带,十三日抵廖家桥、石坝里、观音滩。三月十五日,石军与清军在祁阳城外围开展了激战,互有伤亡,石军将领汪同喜牺牲。二十日午刻,石军开始攻城,连攻两昼夜,不克。



三月二十二日,石军于祁最东乡追歼清千总罗士荣,外委张友元及清军数百人。后数日,清各路援军云集祁阳,何绍彩的何字营以及刘岳昭等营分驻熊豹岭、灵官殿一带,企图围困岭上石军。石达开老营始驻永昌书院,继扎枫林桥、熊罴岭。白昼放旗蔽日,战鼓咚咚,晚间灯火通明,达旦不熄。祁城守军风声鹤唳,一夕数惊。时而“禁声燃灯”,恐石军“见而施枪”,时而虚张声势,“益多张灯,以示兵多”。



四月初一,新任永州镇总兵周宽世驰援祁城,石军乔装清军至长庆桥迎接,对周部进行突然袭击,清军伤亡惨重。



四月初三,湖抚骆秉章命令道员陈士杰救援祁阳,进驻熊罴岭一带。与和字、质字、刘氏诸营合兵,在灵官殿同石军激战月余,双方都以主力投入战斗。石军分10路进攻,自卯及申,激战近12小时。石见清军抗拒甚力,因设计佯退;清军追赶,石军乘机由右路侧袭,清军大乱,退守洪桥。石达开虽取得这次大会战的胜利,但知祁阳清军集结甚多,攻城难免旷日持久,便改变了战略计划,于四月十七日夜率兵从祁阳西北撤走。
读罢,朋友,你的家乡有

dsu_paulsign:classn_11

发表于 2023-12-6 09:00:56 | 显示全部楼层
强烈支持楼主i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找客服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