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风光] 大塘角(摄影)

[复制链接]
查看: 1164|回复: 5

dsu_paulsign:classn_11

发表于 2014-11-25 16:37: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塘角是一个大宅院,宅院因坐落于一口大塘的东北角而得名。宅院位于祁阳县潘市镇的侧树坪村,有3个村民小组共300余人聚居在这个院落内。宅院最初落成于清同治13年(公元1874年),后陆续增建而成。宅院坐东朝西,东西深达80余米,南北长180余米,远看,犹如一只大蝙蝠从祁山峻岭中飞落至这里,寓意着”遍地是福“。我的童年就是在这个大宅院里度过的,而今每次回家,总想借助于相机将宅院呈献给各位博友,然拍摄了十余次,仍拍不出大宅院的韵味,甚感愧疚。博友若想领略宅院的原汁原味,不妨亲自去现场一睹为快。

& J/ Y1 y7 B9 |( A

" M5 T/ D/ d+ C- c

! M1 `( x7 f& D8 j$ N
. ]8 L2 ?  N" F- N

, S6 `6 \8 \! M5 y0 {. ]

& n& f. L2 b% C$ X( M) x

! d7 k2 k- |2 ?( c+ Z, k4 i3 P, ^' h$ w& A+ N% b, a0 ]

: j' i2 u% d: ~2 e
/ p+ |/ T+ B: F+ ^2 m4 N; r) o9 L
. L2 v+ q+ k/ g* h6 T
8 k0 ?: {& _) Y' l
" G2 W! E6 Q) y: a: W, | 2 X4 g4 x( M% t9 |& e# l+ O3 X

& O5 r, f8 U" R# z( _9 J6 d
" r1 S1 |$ }; x: Z3 M% i/ ^
6 k9 Y9 [: E" z/ T
$ T8 X* V7 s& l& Z/ v8 I
0 i" x# K- ~3 y4 j/ x( b/ Z+ a/ |) O5 {: P

  @  \/ }8 H; p
, k8 O, Q- y; N6 Q' ~ ! _- ^% X; C) @4 f- G

% ~5 F& n: ~* A/ _9 c
# h2 Y: c1 ~3 ?+ l3 `+ @$ J
7 S% m( {3 g4 h( @  U8 j9 K
. b% S4 c+ [- @8 u8 k( m4 k
' k* ]5 Y* B& a- V
$ }7 h/ S3 r8 h4 W1 l+ V0 r   ~# V. p1 o6 k5 j" _9 s

# t1 ?" l0 }: ~2 ~* y7 E2 m9 {
: Y  C. }9 p, E- g! P) q; N $ n+ n9 ]: T% S/ [4 S' @5 ?$ s* n
' ^$ Z$ ]' r2 \" D7 w6 k, n/ L! w
' H) k9 D: D  t2 ~+ |/ b- {* f: t

2 n6 e9 ?9 ^: s! J# ^' a   Z* J& y: i( f7 j4 y& d
2014.11.21.

7 K! L. b/ q8 k5 f  u1 M$ k6 F7 U. z- |

' T7 @0 e% ]9 K/ h
1 h+ X5 K0 W0 g7 v$ N- f
- y8 {2 N# |7 F7 A3 u3 D
. N: q# D3 a' b8 a) k

dsu_paulsign:classn_11

发表于 2014-11-26 17:43:2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地方,去过好多次侧树坪村,但晓不得杨家祠堂旁还有个这么好的院子。改天去看看。

dsu_paulsign:classn_11

发表于 2014-11-29 18:42:21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塘角的传说
* Z* N* h: I( j3 c     宅院的选址。建院祖宗是杨大超,号称橙子公。橙子公深谐风水之道,为宅院的选址费尽了心机:地图上看,祁山山脉犹如一条游向湘江的幼龙,远看,院前的大塘好似一珠,游龙戏珠之地建院,千载难觅的风水福地呀!宅院虽倚一小山(松树山)而建,然小山却是祁山的崇山峻岭之延伸;宅院为傍水,只能坐东朝西而建,然宅院的槽门由正西约向南偏,于是正对远方湘江对岸的金子岭,近可得珠远能望财,正好弥补了其不足;宅院布局构成一只大蝙蝠,寓意着遍地是福,真可谓是匠心独具。因建院选址布局,考虑得过于精细,宅院落成之日,橙子公竟莫明其妙瞎了一只眼,这恰恰印证了古代风水中的一种传说:凡风水先生看中了龙脉之地,会遭遇瞎眼的惩罚。7 r! X  p& F! i+ D
        宅院的起名。关于院名有两个不同版本的传说,一种传说是:槽门正前方有一口水面10余亩的大塘,原大塘的东北角形似尖角状,直伸至槽门口的北侧,院落因此得名大塘角。还有一种说法:在大塘的西南角的底部,伸出一块大岩石形似角状,塘里的水只要放出一半就能见到,院落就因大塘里的这只特殊的角而得名。上世纪七十年代,有一村民觉得石角严重影响拉网捕鱼,逐将石角敲掉以利捕鱼,然过了不久,这位村民竟暴病早逝。
; X- j: h$ ^2 U  P: O9 |        宅院的文才。宅院刚建成时,住在宅院北部的人,读书要强于住在南部的人,出过秀才,院内说理处事之人也皆为北院人。小时候听爷爷说:宅院以前都是紧沿着北院西侧的一条石板路出入,上世纪初,为方便出入逐将槽门前的大塘之角填平,修筑了一条直通正西面道路,从此北院的人读书就完全失去了优势,而南院的人出路开始通畅了。小时候听起来似懂非懂,然半个多世纪的事实却恰恰证实了这一说法:南院家家户户都有考上了大学,还有考入清华大学的,然北院竟无一人考上大学。
- Z0 ]4 k2 N, ~: S7 f8 L8 x       宅院的历史。 小时候听老人都说,宅院始建于十九世纪中叶,同治13年“进火”住人。然老家谱于文革期间遭毁,新修家谱没法续上,建院史料便无从查证。今年暑假终于让老人的传说变成了史实:在院内一位名叫老玉子的八旬老人的帮助下,在院内一屋檐的壁画中找到了“进火”的具体时间——同治十三年。至于“进火”时建成哪些房屋,至今无人能说得清楚,也暂无据可考。宅院是分数次逐步建设而成,院内的老人都首肯了这一传说,然究竟分为哪几期工程和具体建设年代,至今也无人能说明白。要了解宅院历史,唯有等待有兴趣的建筑专家前来考究。

dsu_paulsign:classn_11

发表于 2014-11-29 18:43:50 | 显示全部楼层
:lol:lol:lol:lol:lol:lol:lol:lo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dsu_paulsign:classn_11

发表于 2014-12-1 21:0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风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dsu_paulsign:classn_11

发表于 2015-1-6 09:56:44 | 显示全部楼层
比起城市的喧闹,我更喜欢乡村的那份宁静。。。自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找客服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