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祁阳戏曲大县"的建议
本帖最后由 88888888 于 2012-4-22 09:49 编辑
注重本土文化品牌的打造和宣传。建设“祁阳戏曲大县”。祁剧、渔鼓、祁阳小调、花灯戏符合祁阳人口味,现在的羊角塘农村市场有专门的花灯戏和渔鼓的光碟摊,花灯戏和渔鼓的光碟成了老百姓生活的必需品。县政府每月在陶铸广场的广场文化中渔鼓和小调节目就很受人欢迎。我县许多民间艺人逐渐老去,地方文化青黄不接,甚至濒临绝种的危险,现在这些项目的从业人员多处于民间状态,建议县委政府提供相关人力物力,将这些文艺项目发扬光大,推向全国。要加强对地方小戏,民风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特别是做好代表传承人的保护工作,鼓励有兴趣、有爱好的年轻人学习传承,大力弘扬地方文化。或许会象东北的二人转那样走向全国,成为一个文化产业。现在网络这么达,要推向全国并不是很难,我们在陶铸广场看到的各类祁阳特色的节目,堪称精品,祁阳如果向全国推介祁剧、渔鼓、祁阳小调、花灯戏,让祁阳的文化新成果走进老百姓的生活,祁阳就会形成文化特色大县。希望不久看到祁阳的官方对地方戏曲和曲艺的宣传,看到官方举办的祁阳特色文化活动。渔喜本来是祁阳是发源地,结果,祁东人光大了,一年一个渔鼓节,成了曲艺之乡了
给作者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