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味小吃] 湖南祁阳百里糖的悠悠韵味

[复制链接]
查看: 2752|回复: 0

dsu_paulsign:classn_11

发表于 2019-1-17 09:17: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湖南祁阳百里糖的悠悠韵味稞米的世界 2019-01-13 18:41:49


▋百里糖的悠悠韵味(散文)
作者◆唐盛明
☆☆☆☆☆
百里糖,即甘蔗红糖,源于百里洲,是唯一以乡村命名的祁阳特产。
百里洲为祁阳八宝镇最大的冲积洲,白水从金洞山区流经此地,带来了大量的砂质泥土,适宜甘蔗生长。据了解,百里洲一带种植甘蔗已经有两百多年了,由于这里土质好,甘蔗含糖量高,而且土法熬制出来的红糖,其颜色金黄,味道纯正,砂口好,外地人和祁阳人都习惯叫“百里糖”。如明代古文献《天工开物》,就记录了关于种植甘蔗以及榨汁作糖的文字与图片。据1942年的《湖南之蔗糖》记载:仅1941年,祁阳种蔗1109亩,产蔗55450担,产糖4620担,出口3230担。早在民国以前,百里糖就远销汉口、长沙、衡阳等地,1949年前,祁阳县城有17家专门从事百里糖之批发,可见百里糖久负盛名。



对百里糖,我从小就见过。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物质生活极度贫乏,比如糖类,除供销社偶尔有白糖供应,可还得凭票,而百里糖就比较普遍,在代销点和集市都有卖,所以做生日、看月婆子和拜年等等,作为一种上好的礼心赠送。在我的印象中,母亲喜欢带我去看奶奶,或给舅舅拜年,总是带上一两包百里糖。每包百里糖约1—2斤,呈长方形块状,大多为土黄色,用毛边纸或牛皮纸包装,扎上蒲草,腰上红纸,算是比较喜庆的了。可百里洲呢,至今都没去过。当年我只是听大人说过石坝那里榨甘蔗糖,糖厂规模较大,颇有点名气。
那么,祁阳这地方对百里糖为何情有独钟呢?原来它的好处在于“温而补之,温而通之,温而散之”,就是俗称的温补。我从书籍资料中也看到了,红糖传之于中医古籍,李时珍撰著的《本草纲目》记载:砂糖(红糖)“和脾缓肝”、“补血、活血,通淤以及排恶露”。因红糖所含有的葡萄糖释放能量快,吸收利用率高,可以快速地补充体力,凡中气不足、食欲不振、营养不良的孩童,平日可适量饮用红糖水;对老年体弱者,特别是大病初愈的人,红糖亦有极佳的疗虚进补作用。煮过的红糖水能够补中益气、健脾暖胃,不但能补血补气,还能调节女性月经不调的问题,如果产后坐月子的妇女喝些红糖水,效果尤佳。



可是,在上千年的传承过程中,祁阳人的制糖工艺一直遵循传统,并无太大的创新和改良,在发展上面临不小制约。首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承受种植甘蔗的艰辛,作为原材料的甘蔗种植面积在萎缩,传统的熬糖工艺需要体力与经验并重,年轻人大多选择前往城市发展,传统工艺面临传承断代的风险,更别说创新和发展了。其次,祁阳红糖的销量仅局限在本县内,未能参与更广阔的市场竞争,同时面临广西红糖(民间俗称广糖)和云南黑糖的冲击。第三,这些年来,走亲访友的观念早已有了根本性的改变,所选择的礼品由红糖、白糖到麦乳精、水果罐头,再到什么脑白金、燕窝,蜂蜜,越来越往高档礼品方向发展,百里糖便渐渐遭到淘汰了。
近年来,改革开放的春风不仅拂暖了城镇乡村,而且也唤醒了一些传统产业。就在去年春节之前,我家开了多年的绿山野土特产店,突然来了一位送百里糖的老板,自称姓李,他家办起了一个土法熬制甘蔗红糖的作坊,我方才知道祁阳又恢复百里糖的生产加工和销售了。我和妻子看了他送来的百里糖,其形状和色泽跟过去我见过的差不多,便试着要了20余斤,不出几天就卖完了。后来,我有意识地去搞了一些市场调查,发现人们在饮食和健康理念上有了些许变化,越是土的、传统的东西就越喜欢,比如红薯、山野菜、甘蔗红糖等绿色环保食品,则大受欢迎。自此,我对土法熬制甘蔗红糖感兴趣了,总想到百里洲和其它熬糖的地方去看看。


初冬时节,天气正好晴朗。祁阳县城专事新闻摄影的周先忠老师,特地邀请湖南日报社驻永州记者刘跃兵和县内的几位诗词家、摄影家等,来到他家乡大忠桥镇梅湾村对土法熬制甘蔗红糖进行采风。车子先是开到阳明山余脉的冲积地带,这里山清水秀,水流平缓,土壤肥沃。而地处黄溪河流域马江深滩河段的梅湾村,河滩边种植了大片大片的甘蔗,村民三五成群在那里采收,并将一捆一捆的甘蔗背上农用车。一家简易的土法制糖作坊,就坐落在梅湾村水秀书院的遗址上,远远地便闻到了甘蔗糖的香甜味,加上暖湿的空气与明媚的阳光,有点熏人。据说旧时是用水力筒车带动木榨,现改用电动机,那一道美丽的风景,早已不再了。但在那小小的制糖作坊里,我通过现场观看和听记者采访,对传统制糖工序有了大致了解。
之后,周先忠老师又引领我们来到了白水镇街边,这里有一家由梅湾村村民周忠文开发的龙井塘古法甘蔗红糖作坊,算比较上规模、上档次。据周忠文介绍,早在800多年前,梅湾村周氏家族(周敦颐的后裔)从外县迁来,把种植甘蔗、古法熬制红糖的技艺带到当地。古法熬制红糖不仅要经过多次沉淀、过滤甘蔗汁,还要反复熬制,工序繁琐。梅湾村里民风淳朴,至今还有互相帮工(换工)熬制红糖的习俗,使这一传统工艺得以传承。如今,梅湾村1700多人,将近600户,家家户户都种植甘蔗,并且依照古法熬制红糖,并通过消费者口口相传和网上销售,硬是把红糖卖到全国各地。红糖的销售价格也达到每公斤26—30元,今年仅此一项村民预计人平增收在750元以上。



正当我们在作坊听得入迷时,新的一锅百里糖熬制出来了,待稍微冷却后,周忠文便请我们品尝。呵呵,多少年了,再次吃百里糖,没想到入口即化,香甜四溢。品味着红糖,想起了过去的那些日子,我虽然见过,却很难得有吃。记得母亲那年刚生了一个妹妹,河那边的表姐买了一包百里糖看母亲,谁知继父还没泡红糖水给母亲喝,便被姐姐发现偷吃了一小块,继父非常生气,责怪姐姐像偷腥的猫一样。其实我也好想吃呀,只是不敢而已。红糖在当时算是比较珍贵的了,那时候没有冰柜,天气炎热就不好保管,普遍流行用陶瓷坛子装上石灰(俗称石灰坛子),再把包好的百里糖放进去,一年半载都不会融化,变得硬邦邦的,连牙都咬不动呢!品完了红糖,大约因为好吃,在场的各位纷纷购买,有的整箱,有的三四十斤。妻在电话里听说这里的红糖好,也特意嘱我多买几斤。
那天下午,我将买好的百里糖带回家,年届耄耋的母亲吃到了这么好的糖,两眼都放光了。小女儿也是第一次吃红糖,感觉既新鲜又好奇。当晚,我坐在电脑桌前,写成一首《少年游 题咏古法甘蔗红糖作坊》的词:“迁居八百岁绵延,周嗣爱荷莲。祖先引种,长成有节,蔗味出园田。兴糖依赖开机榨,汁液比山泉。旺火煎熬,香甜漫溢,日子亦酣然。”
哦,百里糖,随历史而去,循岁月而归,品之有余,韵味悠悠。
2019.1.12草于荷锄轩








【作者简介】唐盛明,湖南永州人,为省作家协会、省散文学会会员、省诗词协会理事和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在省、市以上报刊杂志发表文学作品600余篇(首),且在全国和省市级获奖。诗歌《春风》被收入《新时期湖南儿童文学作品选》,散文《寻觅浯溪》、《谨致囚鸟》和《诗意栖息的老山湾》被收入《中华散文精粹》。近期有散文《消失的小院落》荣获《情感文学》期刊“月是故乡明”征文二等奖,《满谷药香》荣获郦道元全国山水文学大赛散文类一等奖,词作《江城子。海滨公园漫步》荣获“大美中国。圆梦福田”第二届中华诗词节大赛优秀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找客服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列表